记者 辛圆

在国务院新闻办周五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指出,截至6月底,“十四五”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.3亿美元,提前6个月完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;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.9万家,比“十三五”时期多2.5万家。

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外贸、稳外资。今年以来,稳外资政策陆续出台。

今年2月,由商务部、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的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正式发布。《行动方案》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、提高投资促进水平、增强开放平台效能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四个方面提出20条相关举措。

6月13日,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落实好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,在云计算、生物技术、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,有序扩大其他服务领域的自主开放。要用好现有的开放平台,比如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等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。

近日,财政部、税务总局、商务部公布《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》。公告提到,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,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,可按照投资额的10%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,当年不足抵免的准予向以后结转。

从相关部委近期透露的信号来看,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有望继续加码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7月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面向未来,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。

“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,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。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,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、政府采购、招标投标等。加强服务保障,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,推动解决实际问题,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。”周海兵表示。

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在《求是》发布《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》文章。其中指出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。

王文涛特别提到,要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,推动扩大电信、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,稳妥有序扩大教育、文化领域自主开放。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,打造“投资中国”品牌。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。完善国家级经开区开放政策体系,更好发挥稳外资主阵地作用。